浙江�。航雌谄舳∮胁√厥庖┢纷ㄏ钐概�
2019-11-08

11月6日,浙江省医保局宣布了《关于建立浙江省稀有病医疗包管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知》),拟建立稀有病包管基金,资金来源接纳大病包管基金划转和省级财务适当补贴的方法。作为从2015年起探索稀有病医保模式的省份,浙江此次的调解对未来其他地方稀有病医保模式的建立有着不小的参考价值。该文件意见征求时间截止11月14日。

 

分段化解用度支出危害

据了解,在调解前浙江的做法是把稀有病药物作为大病包管特药进行谈判,接纳财务兜底的包管政策。由医保、民政、财务出资(比例为3:1:6左右),大病包管所需资金暂按政府或单位60%、个人40%的比例,年月朔次性从职工和城乡基本医疗包管基金中整体划拨,其中职工个人缴费部分从个人账户中划转,没有个人账户的由参保人个人缴纳。

《2019 中国稀有病药物可及性报告》披露,自2015年执行以来,浙江在大病医保和稀有病特药的支出上也维持了较为稳定的预算治理。以2018年度为例,浙江省大病医保的报销比例从50%提到60%,增加报销金额约2.7亿元,别的大病包管扩增21个特殊药品,患者报销金额增加约8亿元,全省增加大病包管基金支出10.7亿元。但同时浙江省将大病医保的人均筹资标准从25元/年调解到40元/年,新增基金收入达7.76亿元,别的由于原有11个特殊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保目录后从大病医保中移除,又压缩了4亿元空间,实际上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还略有结余,基金完全有能力包管提高待遇部分的支付。

而凭据《通知》内容,从明年起浙江将按全省基本医保参保人员每人每年2元的标准,各统筹区每年1月底前凭据上年底参保人数一次性从各地大病包管基金中直接划转,交浙江省医疗包管局集中治理。参照《2018年度浙江省医疗包管事业生长统计公报》的数据,浙江2018年全省加入基本医疗包管人数5368.7万人,每年从大病包管基金划转资金约为1亿元。

浙江医保局在文件中指出,此举是为了进一步做好稀有病医疗包管事情,资助人民群众化解巨额医疗用度支出危害,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通知》也提出对纳入包管规模的稀有病患者的特殊药品用度接纳分段化解,参保人员在一个结算年度内爆发的药品用度,实行分段报销,个人担负封顶的步伐。剩余特殊药品用度,切合条件的依次通过医疗救助、慈善帮扶等途径解决。

 

稀有病药品动态调解

有市场人士认为,此次浙江把稀有病患者的特殊药品单独建立包管机制,也有利于增进稀有病药物的开发。

由于稀有病药物的治疗本钱和疾病患病人数有高度相关性——患病人群越小,药物的市场售价就可能越高。最近十年在全球上市的许多稀有病药品都属于“高值药品”,而大部分稀有病患者需要终生用药,在没有医疗包管政策帮助情况下,容易泛起药物不可担负,难以维持恒久足量和足疗程的治疗。甚至可以说,地方政策决定了稀有病药物的可及性。

近年海内相继在稀有病科研、诊治、药物准入及医疗包管方面出台多个政策规则。2018年《第一批稀有病目录》收录了121种稀有病,稀有病药物的落地也在加速——今年5月最终敲定的第二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品种名单的26个品种中就有17个以“稀有病用药”作为原因,列入该名单的品种可凭据《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审评审批事情程序》提交相关资料,直接提出上市申请,CDE已建立专门通道加速审评。

虽然,从药品上市到患者顺利获得也还需要解决一系列的环节。以浙江为例,该省稀有病特殊药品调解包括了2015年由地方人社部分牵头谈判将三个药品纳入大病包管报销,此后是2017年通过第二轮大病包管特殊药品谈判续约两个稀有病药物并纳入新的稀有病用药。

此次浙江给的新计划则越发灵活:凭据国家稀有病目录,建立稀有病特殊药品动态调解机制。对在海内上市疗效确切、治疗亟需,且未纳入基本医保、大病包管药品目录的药品,凭据“专家论证、价格谈判、动态调解”的原则,结合该省经济社会生长水平、稀有病医疗包管基金结余等情况,按期启动稀有病特殊药品专项谈判。

浙江这次调解有望给在患者人数相对少,但医疗担负极大的稀有病医疗包管带来新思路,化解稀有病患者在药物可及性及可支付性的巨大压力。

 

关于建立浙江省稀有病医疗包管机制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

各市、县(市、区)医疗包管局、财务局、卫生健康委(局)、民政局:

为进一步做好我省稀有病医疗包管事情,资助人民群众化解巨额医疗用度支出危害,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建立浙江省稀有病医疗包管事情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包管工具:加入浙江省基本医疗包管,获得我省户籍满5年的患者;或加入我省基本医疗包管,年龄不满5周岁,但其怙恃一方获得我省户籍满5年的我省户籍患者。

二、统筹条理:稀有病医疗包管实行省级统筹,全省实行统一政策体系、统一筹资标准、统一待遇水平,基金实行统收统支。

三、筹资机制:建立稀有病包管基金,资金来源接纳大病包管基金划转和省级财务适当补贴的方法。目前按全省基本医保参保人员每人每年2元的标准,各统筹区每年1月底前凭据上年底参保人数一次性从各地大病包管基金中直接划转,交浙江省医疗包管局集中治理。凭据稀有病医疗包管基金运行情况,适时进行调解。稀有病医疗包管基金实行财务专户专账治理、独立核算。

四、药品准入:凭据国家稀有病目录,建立稀有病特殊药品动态调解机制。对在海内上市疗效确切、治疗亟需,且未纳入基本医保、大病包管药品目录的药品,凭据“专家论证、价格谈判、动态调解”的原则,结合我省经济社会生长水平、稀有病医疗包管基金结余等情况,按期启动稀有病特殊药品专项谈判。

用于治疗戈谢病、苯丙酮尿症的我省大病包管特殊药品将直接转入稀有病医疗包管规模,不再享受大病包管待遇,各地政府部分要做好政策衔接事情。

五、待遇水平:纳入包管规模的稀有病患者的特殊药品用度,由稀有病医疗包管、医疗救助、慈善帮扶分段化解。(一)稀有病医疗包管。稀有病医疗包管凭据自然年度进行结算,参保人员在一个结算年度内爆发药品用度,实行分段报销,个人担负封顶的步伐。0-30万元的报销比例为80%;30-70万元的报销比例为90%;70万元以上用度的全额予以报销。(二)医疗救助。稀有病医疗包管后的剩余特殊药品用度,切合医疗救助条件的人员由参保地人民政府按划定予以医疗救助,其中特困供养人员救助比例为100%,最低生活包管家庭成员救助比例为70%,最低生活包管边沿家庭成员救助比例为60%,因病致贫人员救助比例为50%,最高支付限额为10万元。(三)慈善帮扶。对经医疗救助后仍确有困难的,剩余医疗用度,由省慈善总会等慈善组织通过慈善形式予以帮扶。

六、治理效劳:(一)疾病诊断。切合浙江省稀有病医疗工具要求的患者须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隶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隶属第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隶属邵逸夫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隶属儿童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隶属第二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进行诊断;每年须在12月31日前复检一次。切合包管规模的参保人员,由医院出具《诊断证明》,向省级医保经办机构挂号备案。(二)定点治疗。省医疗包管局将凭据包管规模内的稀有病病种,会同省卫生健康委设立疾病治疗的指定医院,并要求每家指定医院指定1-2名高级职称临床专家作为责任医师为患者提供医疗效劳。责任医师卖力对患者治疗各阶段的医疗效劳,在接诊历程中应认真核实患者身份,做到人、证、卡相符,合理施治,详细纪录病情、开药时间和计量等信息,并按期向省医保局报送�;颊哂υ谥付ㄒ皆壕偷亟邮芴囟ㄒ┢肥渥⒌认喙匾搅萍际跣Ю�,不得携带至外院使用或转他人使用。(三)用度包管�;颊咴谥付ㄒ皆褐瘟坪�,只需支付个人自付部分,其他用度由医保经办机构与医院结算。稀有病特殊药品不纳入医院总额治理,不计入药占比考核。

七、包管步伐:各级医疗包管、财务、卫生健康、民政部分要高度重视稀有病医疗包管事情,建立部分协调机制,凭据分工做好相关事情。医疗包管部分要切实履行牵头部分职责,会同有关部分认真做好政策制定、组织协调、指导监督、会计记账、财务核算和协议执行情况监督等事情。卫生健康部分要实时指定定点诊治医院,增强对医疗机构、医疗效劳行为的监管,指导医疗机构做好诊断、治疗和信息治理等事情。财务部分要做好稀有病医疗包管补贴资金的拨付和基金的监管事情。民政部分要增强大救助信息平台共建共享,依据申请人家庭人口、收入、工业、支出等核对情况,精准认定救助工具。各地人民政府要把纳入包管规模的稀有病患者,作为因病致贫的特殊困难群体,制定出台托底帮扶机制。勉励社会慈善机构募集稀有病救助资金,设立稀有病救助项目,汇聚社会力量,配合关爱和帮扶困难患者。

本通知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原《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包管厅浙江省民政厅浙江省财务厅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增强稀有病医疗包管事情的通知》(浙人社发〔2015〕126号)将同时不再执行。


浙江�。航雌谄舳∮胁√厥庖┢纷ㄏ钐概�

11月6日,浙江省医保局宣布了《关于建立浙江省稀有病医疗包管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知》),拟建立稀有病包管基金,资金来源接纳大病包管基金划转和省级财务适当补贴的方法。作为从2015年起探索稀有病医保模式的省份,浙江此次的调解对未来其他地方稀有病医保模式的建立有着不小的参考价值。该文件意见征求时间截止11月14日。

 

分段化解用度支出危害

据了解,在调解前浙江的做法是把稀有病药物作为大病包管特药进行谈判,接纳财务兜底的包管政策。由医保、民政、财务出资(比例为3:1:6左右),大病包管所需资金暂按政府或单位60%、个人40%的比例,年月朔次性从职工和城乡基本医疗包管基金中整体划拨,其中职工个人缴费部分从个人账户中划转,没有个人账户的由参保人个人缴纳。

《2019 中国稀有病药物可及性报告》披露,自2015年执行以来,浙江在大病医保和稀有病特药的支出上也维持了较为稳定的预算治理。以2018年度为例,浙江省大病医保的报销比例从50%提到60%,增加报销金额约2.7亿元,别的大病包管扩增21个特殊药品,患者报销金额增加约8亿元,全省增加大病包管基金支出10.7亿元。但同时浙江省将大病医保的人均筹资标准从25元/年调解到40元/年,新增基金收入达7.76亿元,别的由于原有11个特殊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保目录后从大病医保中移除,又压缩了4亿元空间,实际上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还略有结余,基金完全有能力包管提高待遇部分的支付。

而凭据《通知》内容,从明年起浙江将按全省基本医保参保人员每人每年2元的标准,各统筹区每年1月底前凭据上年底参保人数一次性从各地大病包管基金中直接划转,交浙江省医疗包管局集中治理。参照《2018年度浙江省医疗包管事业生长统计公报》的数据,浙江2018年全省加入基本医疗包管人数5368.7万人,每年从大病包管基金划转资金约为1亿元。

浙江医保局在文件中指出,此举是为了进一步做好稀有病医疗包管事情,资助人民群众化解巨额医疗用度支出危害,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通知》也提出对纳入包管规模的稀有病患者的特殊药品用度接纳分段化解,参保人员在一个结算年度内爆发的药品用度,实行分段报销,个人担负封顶的步伐。剩余特殊药品用度,切合条件的依次通过医疗救助、慈善帮扶等途径解决。

 

稀有病药品动态调解

有市场人士认为,此次浙江把稀有病患者的特殊药品单独建立包管机制,也有利于增进稀有病药物的开发。

由于稀有病药物的治疗本钱和疾病患病人数有高度相关性——患病人群越小,药物的市场售价就可能越高。最近十年在全球上市的许多稀有病药品都属于“高值药品”,而大部分稀有病患者需要终生用药,在没有医疗包管政策帮助情况下,容易泛起药物不可担负,难以维持恒久足量和足疗程的治疗。甚至可以说,地方政策决定了稀有病药物的可及性。

近年海内相继在稀有病科研、诊治、药物准入及医疗包管方面出台多个政策规则。2018年《第一批稀有病目录》收录了121种稀有病,稀有病药物的落地也在加速——今年5月最终敲定的第二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品种名单的26个品种中就有17个以“稀有病用药”作为原因,列入该名单的品种可凭据《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审评审批事情程序》提交相关资料,直接提出上市申请,CDE已建立专门通道加速审评。

虽然,从药品上市到患者顺利获得也还需要解决一系列的环节。以浙江为例,该省稀有病特殊药品调解包括了2015年由地方人社部分牵头谈判将三个药品纳入大病包管报销,此后是2017年通过第二轮大病包管特殊药品谈判续约两个稀有病药物并纳入新的稀有病用药。

此次浙江给的新计划则越发灵活:凭据国家稀有病目录,建立稀有病特殊药品动态调解机制。对在海内上市疗效确切、治疗亟需,且未纳入基本医保、大病包管药品目录的药品,凭据“专家论证、价格谈判、动态调解”的原则,结合该省经济社会生长水平、稀有病医疗包管基金结余等情况,按期启动稀有病特殊药品专项谈判。

浙江这次调解有望给在患者人数相对少,但医疗担负极大的稀有病医疗包管带来新思路,化解稀有病患者在药物可及性及可支付性的巨大压力。

 

关于建立浙江省稀有病医疗包管机制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

各市、县(市、区)医疗包管局、财务局、卫生健康委(局)、民政局:

为进一步做好我省稀有病医疗包管事情,资助人民群众化解巨额医疗用度支出危害,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建立浙江省稀有病医疗包管事情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包管工具:加入浙江省基本医疗包管,获得我省户籍满5年的患者;或加入我省基本医疗包管,年龄不满5周岁,但其怙恃一方获得我省户籍满5年的我省户籍患者。

二、统筹条理:稀有病医疗包管实行省级统筹,全省实行统一政策体系、统一筹资标准、统一待遇水平,基金实行统收统支。

三、筹资机制:建立稀有病包管基金,资金来源接纳大病包管基金划转和省级财务适当补贴的方法。目前按全省基本医保参保人员每人每年2元的标准,各统筹区每年1月底前凭据上年底参保人数一次性从各地大病包管基金中直接划转,交浙江省医疗包管局集中治理。凭据稀有病医疗包管基金运行情况,适时进行调解。稀有病医疗包管基金实行财务专户专账治理、独立核算。

四、药品准入:凭据国家稀有病目录,建立稀有病特殊药品动态调解机制。对在海内上市疗效确切、治疗亟需,且未纳入基本医保、大病包管药品目录的药品,凭据“专家论证、价格谈判、动态调解”的原则,结合我省经济社会生长水平、稀有病医疗包管基金结余等情况,按期启动稀有病特殊药品专项谈判。

用于治疗戈谢病、苯丙酮尿症的我省大病包管特殊药品将直接转入稀有病医疗包管规模,不再享受大病包管待遇,各地政府部分要做好政策衔接事情。

五、待遇水平:纳入包管规模的稀有病患者的特殊药品用度,由稀有病医疗包管、医疗救助、慈善帮扶分段化解。(一)稀有病医疗包管。稀有病医疗包管凭据自然年度进行结算,参保人员在一个结算年度内爆发药品用度,实行分段报销,个人担负封顶的步伐。0-30万元的报销比例为80%;30-70万元的报销比例为90%;70万元以上用度的全额予以报销。(二)医疗救助。稀有病医疗包管后的剩余特殊药品用度,切合医疗救助条件的人员由参保地人民政府按划定予以医疗救助,其中特困供养人员救助比例为100%,最低生活包管家庭成员救助比例为70%,最低生活包管边沿家庭成员救助比例为60%,因病致贫人员救助比例为50%,最高支付限额为10万元。(三)慈善帮扶。对经医疗救助后仍确有困难的,剩余医疗用度,由省慈善总会等慈善组织通过慈善形式予以帮扶。

六、治理效劳:(一)疾病诊断。切合浙江省稀有病医疗工具要求的患者须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隶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隶属第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隶属邵逸夫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隶属儿童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隶属第二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进行诊断;每年须在12月31日前复检一次。切合包管规模的参保人员,由医院出具《诊断证明》,向省级医保经办机构挂号备案。(二)定点治疗。省医疗包管局将凭据包管规模内的稀有病病种,会同省卫生健康委设立疾病治疗的指定医院,并要求每家指定医院指定1-2名高级职称临床专家作为责任医师为患者提供医疗效劳。责任医师卖力对患者治疗各阶段的医疗效劳,在接诊历程中应认真核实患者身份,做到人、证、卡相符,合理施治,详细纪录病情、开药时间和计量等信息,并按期向省医保局报送�;颊哂υ谥付ㄒ皆壕偷亟邮芴囟ㄒ┢肥渥⒌认喙匾搅萍际跣Ю�,不得携带至外院使用或转他人使用。(三)用度包管�;颊咴谥付ㄒ皆褐瘟坪�,只需支付个人自付部分,其他用度由医保经办机构与医院结算。稀有病特殊药品不纳入医院总额治理,不计入药占比考核。

七、包管步伐:各级医疗包管、财务、卫生健康、民政部分要高度重视稀有病医疗包管事情,建立部分协调机制,凭据分工做好相关事情。医疗包管部分要切实履行牵头部分职责,会同有关部分认真做好政策制定、组织协调、指导监督、会计记账、财务核算和协议执行情况监督等事情。卫生健康部分要实时指定定点诊治医院,增强对医疗机构、医疗效劳行为的监管,指导医疗机构做好诊断、治疗和信息治理等事情。财务部分要做好稀有病医疗包管补贴资金的拨付和基金的监管事情。民政部分要增强大救助信息平台共建共享,依据申请人家庭人口、收入、工业、支出等核对情况,精准认定救助工具。各地人民政府要把纳入包管规模的稀有病患者,作为因病致贫的特殊困难群体,制定出台托底帮扶机制。勉励社会慈善机构募集稀有病救助资金,设立稀有病救助项目,汇聚社会力量,配合关爱和帮扶困难患者。

本通知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原《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包管厅浙江省民政厅浙江省财务厅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增强稀有病医疗包管事情的通知》(浙人社发〔2015〕126号)将同时不再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