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局:298个药品严重过剩 药企不要再扎堆!
2018-02-11

注意!总局发警告:298个药品严重过剩 ,药企不要再扎堆了!

 

▍298个“垃圾产品”被筛选 

2月8日 ,国家食药监总局宣布《第三批太过重复药品提示信息的通告(2018年第16号)》。前两批划分宣布于2016年9月14日和2017年6月6日。

列位药企听了 ,在对2017年市场在售药品情况进行监测剖析后 ,凭据切合已有批准文号企业数≥20家的条件 ,凭据通用名筛选出了298个药品 ,属太过重复。用行业眼光看 ,大多是“垃圾品种”。

总局说:相关药企和研发单位 ,要充分了解市场供需状况 ,科学评估药品研发危害 ,慎重进行投资经营决策。言下之意 ,这些品种已经杀得血流成河 ,没进来的 ,就别扎堆了!

 

▍拥挤如春运列车、利润如高原氧气

在通告中 ,每个通用名总局给出了10个数据 ,划分是已有批文和企业数量、CMEI监测三年在销批文和企业数量;以及中国药品零售监测剖析系统检测的三年在销批文和企业数量等。

本文只摘录了前4个数据 ,基本上能够真实反应这些药品的市场境况——拥挤如春运列车、营销如沿街小贩、利润如高原氧气。相信不少医药人都感同身受 ,想把这些药卖好 ,愁白几多青年头。

动辄上百个批文 ,数百个企业生产销售 ,如果药企还执意进入 ,那就太傻了。但让人含混的是 ,这些企业还不少。不然总局也不会一次次发通告提醒企业 ,研发和申报不要太任性。

 

▍同质化严重——中国医药的阴云

在2017年 ,相关领导不止一次说过 ,海内4千多家药企实在是太多了。赞同者总拿美国药企数量作类比 ,但往往忽略了两国之间人口数量的巨大差别。笔者不认为药企数量是个问题 ,同质化才是问题。意味着研发、生产等社会财产的巨大浪费。

更严重的影响是在白热化竞争中 ,营销无所不必其极 ,略币驱逐良币。杀人纵火金腰带 ,形成恶性循环 ,没有企业愿意投入新药研发 ,在低端的市场烂泥中 ,从事涉嫌犯法的运动。

这才是中国医药头上最大的阴云。

 

▍5年之内 ,将见分晓

积极的一面是事情正往好的偏向生长。政府近年来做的许多事情 ,如积极推进一致性评价、加大飞检力度、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中国药品研发和注册与国际规则逐步接轨。

以及加大医疗反腐等举措 ,给行业以及民众展示一个可以预期的未来——淘汰落后产能 ,引发研发热情 ,在有序竞争中 ,迸射出中国医药的活力和影响力。

凭据经验判断 , 5年之内海内医药行业 ,肯定会有大的改观 ,敏感的人已经感伤到了。


总局:298个药品严重过剩 药企不要再扎堆!

注意!总局发警告:298个药品严重过剩 ,药企不要再扎堆了!

 

▍298个“垃圾产品”被筛选 

2月8日 ,国家食药监总局宣布《第三批太过重复药品提示信息的通告(2018年第16号)》。前两批划分宣布于2016年9月14日和2017年6月6日。

列位药企听了 ,在对2017年市场在售药品情况进行监测剖析后 ,凭据切合已有批准文号企业数≥20家的条件 ,凭据通用名筛选出了298个药品 ,属太过重复。用行业眼光看 ,大多是“垃圾品种”。

总局说:相关药企和研发单位 ,要充分了解市场供需状况 ,科学评估药品研发危害 ,慎重进行投资经营决策。言下之意 ,这些品种已经杀得血流成河 ,没进来的 ,就别扎堆了!

 

▍拥挤如春运列车、利润如高原氧气

在通告中 ,每个通用名总局给出了10个数据 ,划分是已有批文和企业数量、CMEI监测三年在销批文和企业数量;以及中国药品零售监测剖析系统检测的三年在销批文和企业数量等。

本文只摘录了前4个数据 ,基本上能够真实反应这些药品的市场境况——拥挤如春运列车、营销如沿街小贩、利润如高原氧气。相信不少医药人都感同身受 ,想把这些药卖好 ,愁白几多青年头。

动辄上百个批文 ,数百个企业生产销售 ,如果药企还执意进入 ,那就太傻了。但让人含混的是 ,这些企业还不少。不然总局也不会一次次发通告提醒企业 ,研发和申报不要太任性。

 

▍同质化严重——中国医药的阴云

在2017年 ,相关领导不止一次说过 ,海内4千多家药企实在是太多了。赞同者总拿美国药企数量作类比 ,但往往忽略了两国之间人口数量的巨大差别。笔者不认为药企数量是个问题 ,同质化才是问题。意味着研发、生产等社会财产的巨大浪费。

更严重的影响是在白热化竞争中 ,营销无所不必其极 ,略币驱逐良币。杀人纵火金腰带 ,形成恶性循环 ,没有企业愿意投入新药研发 ,在低端的市场烂泥中 ,从事涉嫌犯法的运动。

这才是中国医药头上最大的阴云。

 

▍5年之内 ,将见分晓

积极的一面是事情正往好的偏向生长。政府近年来做的许多事情 ,如积极推进一致性评价、加大飞检力度、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中国药品研发和注册与国际规则逐步接轨。

以及加大医疗反腐等举措 ,给行业以及民众展示一个可以预期的未来——淘汰落后产能 ,引发研发热情 ,在有序竞争中 ,迸射出中国医药的活力和影响力。

凭据经验判断 , 5年之内海内医药行业 ,肯定会有大的改观 ,敏感的人已经感伤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