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改善医疗效劳行动计划2018年启动
2018-02-10

距离2015年启动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效劳行动计划已有三年时间。2月7日,国家卫计委就改善医疗效劳,提升群众获得情感况举行宣布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患者在大医院看病保存着“三长一短”问题,即候诊时间长、交费时间长、取药时间长,但看病时间短,大医院人满为患,患者看病就医感受不敷好。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在宣布会上体现,三年来,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均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开展预约诊疗,患者到越来越多的医院就医时,仅需一部手机即可完成挂号、就诊、缴费、结果盘问等。

《进一步改善医疗效劳行动计划(2018-2020年)》目前已经印发。焦雅辉在宣布会上介绍,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以医联体为单位,要求县医院要做好改善医疗效劳事情,并且将效劳、治理更好的下沉。

 

智慧医疗改善医疗效劳质量

2015年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效劳行动计划之后,据国家卫计委介绍,全国三级医院全面开展预约诊疗效劳,通过网络、电话、微信等多途径实现分时段预约挂号、预约检验检查等,接纳一站式结算、收支院床边结算、手机移动支付等多种缴费方法,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缴费时间,医疗效劳越发智慧。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高小俊称,2017年北京市属的22家三级医院的预约率达86.2%,比2016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有医院或医院部分科室的门诊预约时间已精确到30分钟甚至15分钟。

别的,通过立异效劳模式,医疗质量获得快速提升,如日间医疗效劳的生长。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一半以上的三级医院开展了日间手术,手术量占择期手术比例提高至12.8%,1340家医疗机构设日间病房。86%的医院实现同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日间化疗为例,“日间”即为当天住院,当天出院,有些肿瘤患者,确定化疗计划后,需准时到医院接受化疗药物治疗,治疗后就可离开,下次准时再来,无需住院,减轻了患者的经济担负。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事情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日间病房是当今国际先进、主流的临床肿瘤治疗模式及开展临床试验的平台。满足了患者实时接受治疗和节约医疗本钱的需求,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同时分流住院患者,使病房床位资源获得合理、充分的使用,提高医院运行效率。

医院检验结果互认也是患者关注的问题。焦雅辉在会上强调,勉励经过质控及格的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的互认,但由于医疗机构之间的设备、专业人员水平保存一定差别,所以要一步一步来,前提之一是要质控及格,其次也要在一定的期限,过了时间病情会爆发变革,检查或者检验的结果就不可靠了。

 

优质医疗效劳到社区

2018至2020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将继续实施第二个三年的改善医疗效劳行动计划。将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等立异医疗效劳模式,推动医疗效劳高质量生长。

据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介绍,好比胃癌病人,已往挂了内科又想挂外科,又要看放疗,现在关于这部分疑难庞大的病,直接在多学科团队进行诊疗,十几位专家配合商议诊疗计划。这对医疗资源的节约、药物的合理使用、治疗手段的提供,都至关重要。

季加孚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学科的逻辑,是不让疑难庞大病的患者一个一个科室的走,只需挂一个号,专家医生坐在一起探讨,这样无论是患者照旧医生的时间,都能获得节约。

那么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与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有何差别?

焦雅辉称,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更多是改善医院内的效劳和患者看病就医的感受。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会把改善医疗效劳延伸到医院外,以医联体作为医疗效劳组织模式,体现医疗效劳的一体化和连续性,使优质的医疗效劳回到社区。

同时,围绕社会需求和健康中国战略,把医院的治理、资源和效劳下沉。在医联体内,把护理、药学效劳延伸到下层,满足患者下层就诊需求。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中,勉励一些慢性病患者到下层签约。


新一轮改善医疗效劳行动计划2018年启动

距离2015年启动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效劳行动计划已有三年时间。2月7日,国家卫计委就改善医疗效劳,提升群众获得情感况举行宣布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患者在大医院看病保存着“三长一短”问题,即候诊时间长、交费时间长、取药时间长,但看病时间短,大医院人满为患,患者看病就医感受不敷好。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在宣布会上体现,三年来,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均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开展预约诊疗,患者到越来越多的医院就医时,仅需一部手机即可完成挂号、就诊、缴费、结果盘问等。

《进一步改善医疗效劳行动计划(2018-2020年)》目前已经印发。焦雅辉在宣布会上介绍,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以医联体为单位,要求县医院要做好改善医疗效劳事情,并且将效劳、治理更好的下沉。

 

智慧医疗改善医疗效劳质量

2015年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效劳行动计划之后,据国家卫计委介绍,全国三级医院全面开展预约诊疗效劳,通过网络、电话、微信等多途径实现分时段预约挂号、预约检验检查等,接纳一站式结算、收支院床边结算、手机移动支付等多种缴费方法,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缴费时间,医疗效劳越发智慧。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高小俊称,2017年北京市属的22家三级医院的预约率达86.2%,比2016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有医院或医院部分科室的门诊预约时间已精确到30分钟甚至15分钟。

别的,通过立异效劳模式,医疗质量获得快速提升,如日间医疗效劳的生长。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一半以上的三级医院开展了日间手术,手术量占择期手术比例提高至12.8%,1340家医疗机构设日间病房。86%的医院实现同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日间化疗为例,“日间”即为当天住院,当天出院,有些肿瘤患者,确定化疗计划后,需准时到医院接受化疗药物治疗,治疗后就可离开,下次准时再来,无需住院,减轻了患者的经济担负。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事情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日间病房是当今国际先进、主流的临床肿瘤治疗模式及开展临床试验的平台。满足了患者实时接受治疗和节约医疗本钱的需求,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同时分流住院患者,使病房床位资源获得合理、充分的使用,提高医院运行效率。

医院检验结果互认也是患者关注的问题。焦雅辉在会上强调,勉励经过质控及格的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的互认,但由于医疗机构之间的设备、专业人员水平保存一定差别,所以要一步一步来,前提之一是要质控及格,其次也要在一定的期限,过了时间病情会爆发变革,检查或者检验的结果就不可靠了。

 

优质医疗效劳到社区

2018至2020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将继续实施第二个三年的改善医疗效劳行动计划。将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等立异医疗效劳模式,推动医疗效劳高质量生长。

据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介绍,好比胃癌病人,已往挂了内科又想挂外科,又要看放疗,现在关于这部分疑难庞大的病,直接在多学科团队进行诊疗,十几位专家配合商议诊疗计划。这对医疗资源的节约、药物的合理使用、治疗手段的提供,都至关重要。

季加孚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学科的逻辑,是不让疑难庞大病的患者一个一个科室的走,只需挂一个号,专家医生坐在一起探讨,这样无论是患者照旧医生的时间,都能获得节约。

那么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与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有何差别?

焦雅辉称,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更多是改善医院内的效劳和患者看病就医的感受。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会把改善医疗效劳延伸到医院外,以医联体作为医疗效劳组织模式,体现医疗效劳的一体化和连续性,使优质的医疗效劳回到社区。

同时,围绕社会需求和健康中国战略,把医院的治理、资源和效劳下沉。在医联体内,把护理、药学效劳延伸到下层,满足患者下层就诊需求。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中,勉励一些慢性病患者到下层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