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四)
2016-04-20


【历史大讲坛】



瓦剌兴兵犯疆域 ,英宗亲征土木变。

尚书于谦临机变 ,终获大胜固江山。

明初东厂锦衣卫 ,宪宗集权设西厂。

一代名医李时珍 ,本草纲目万古传。


瓦刺

    瓦剌是古代西部蒙古民族 ,瓦剌先世为“斡亦剌惕” ,原居住于叶尼塞河上游八河地区。成吉思汗立国时 ,忽都合别乞领有四千户 ,与成吉思汗有世婚关系 ,在大蒙古国中一直享有“亲视诸王”的特殊职位。

〖明英宗〗

    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天子。第一次 ,年仅九岁 ,继位称帝 ,年号正统。国是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把持 ,贤臣“三杨”主政。随之 ,张氏驾崩 ,三杨去位 ,宠任太监王振 ,导致阉人专权。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及八年的软禁后 ,英宗在天顺年间开始任用了李贤、王翱等贤臣 ,又先后平定了石曹之乱 ,显现了英主的风范。

〖土木之变〗

    亦称土木堡之变 ,指爆发于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惨败事变。土木之变致使明朝天子明英宗被瓦剌也先俘获;无数文官武将战死;工业损失不计其数;明成祖朱棣留下的五十万雄师全军淹没 ,最为精锐的三大营步队亦随之毁于一旦 ,京城的门户亦已洞开 ,强盛的大明朝由盛转衰。

明代宗

    土木堡之变爆发 ,明英宗被瓦剌俘虏。为免主少国疑 ,于谦等大臣劝服孙太后 ,立朱祁钰为天子。在位七年间 ,知人善任 ,启用于谦等正直之人 ,使得江山社稷转危为安 ,可谓英明之主 ,可是在天性之间未能尽善尽美 ,因而使得奸臣乘机作乱。明英宗复位后将其软禁于西苑 ,不久后去世 ,朱祁钰是明朝迁都北京之后 ,唯一一个没有被葬于明十三陵的天子。

北京守卫战

    明正统十四年中国明朝在兵部尚书于谦领导下 ,将蒙古瓦剌首领也先所率攻打北京的雄师击退的战争 ,取得了北京守卫战的胜利。不但增强了京师步队的战斗力 ,使瓦剌军不敢窥视京师;并且还增进了边防建设 ,收复了许多要塞和重镇 ,使明王朝的统治获得了进一步的增强 ,明王朝转危为安。

夺门之变

    又称南宫复辟 ,明朝代宗朱祁钰景泰时期 ,明代将领石亨、政客徐有贞、太监曹祥瑞景泰八年拥戴被朱祁钰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政变。朱祁镇复位 ,朱祁钰竟以暴 ,甚至朱祁镇也在有意无意间 ,任令迎复诸辈冒功滥赏 ,纵�抨击。《明史》评论说:明代皇位之争 ,而甚无意义者 ,夺门是也。

西厂

    西厂是明朝特有的官厅名称 ,全称“西缉事厂”。明宪宗时为增强特务统治 ,于成化十三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 ,与东厂及锦衣卫合称厂卫 ,其权力凌驾东厂 ,运动规模自京师广泛各地。西厂直接听命于天子 ,不受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的节制。西厂作为一个夭殇的特务机构 ,前后只有两任提督 ,划分是汪直和刘瑾。

五寺

    五寺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寺和鸿胪寺。大理寺其职权与今日之最高法院相似。大理寺的首长称为大理寺卿 ,九卿之一。其余四寺卿职权较低。太常寺卖力祭祀礼乐 ,隶属于礼部;太仆寺治理马匹 ,隶属于兵部;光禄寺卖力寿宴、进贡等 ,隶属于礼部;鸿胪寺卖力朝会、来宾、休咎仪礼。

于谦

    字廷益 ,号节庵 ,汉族 ,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于谦重名节 ,轻名利;重成仁 ,轻杀身;重社稷 ,轻君王。敢于为民请命 ,严惩作奸犯科权贵;主张兵贵在精 ,将贵谋勇 ,用兵贵在临机应变 ,提倡“将士相习”。《明史》赞美其“忠心义烈 ,与日月争光”。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传奉官

    传奉官不经吏部 ,不经选拔、廷推和部议等选官历程 ,由天子直接任命。这一举措对制度的破坏 ,带来了三个结果:第一 ,今后 ,天子视官爵为私物。第二 ,大部分人是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获得官职的。第三 ,掌握宫中大权的嫔妃及太监就可以借天子之名 ,大行私利 ,卖官鬻爵。

王守仁

    又名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 ,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 ,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其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 ,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王守仁继续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 ,提倡“致良知” ,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强调“知行合一” ,知中有行 ,行中有知。

前七子

    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七子皆为进士 ,多使气节 ,对糜烂的朝政和庸弱的士气不满 ,强烈阻挡其时流行的台阁体诗文和八股习气。其文学主张被后人概括为大力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旨在为诗文创作指明一条新路子 ,以拯救萎靡不振的诗风。

江南四大才子

    江南四大才子又称“吴门四才子” ,是指明代时生活在江苏苏州的四位才华横溢且性情洒脱的文化人。一般认为是指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唐寅〗

    字伯虎 ,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 ,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人物画师承唐代古板 ,色彩艳丽清雅 ,体态优美 ,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 ,笔简意赅 ,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 ,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 ,取法赵孟頫。诗文以才情取胜 ,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

〖文征明〗

    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号“衡山居士” ,世称“文衡山”。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 ,诗、文、书、画无一不精 ,人称是“四绝”的全才 ,诗宗白居易、苏轼 ,文受业于吴宽 ,学书于李应祯 ,学画于沈周 ,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

〖李时珍〗

    李时珍 ,字东璧 ,晚年自号濒湖山人 ,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人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 ,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本草纲目〗

       李时珍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 ,附药图 1000 余幅 ,剖析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规则、产地、形态、收罗、炮制、方剂配伍等 ,并载附方 10000 余。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 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绩之大成。

    祝好朋友山川灵妙能生慧 ,花木逼真乐奉人!



明朝(四)


【历史大讲坛】



瓦剌兴兵犯疆域 ,英宗亲征土木变。

尚书于谦临机变 ,终获大胜固江山。

明初东厂锦衣卫 ,宪宗集权设西厂。

一代名医李时珍 ,本草纲目万古传。


瓦刺

    瓦剌是古代西部蒙古民族 ,瓦剌先世为“斡亦剌惕” ,原居住于叶尼塞河上游八河地区。成吉思汗立国时 ,忽都合别乞领有四千户 ,与成吉思汗有世婚关系 ,在大蒙古国中一直享有“亲视诸王”的特殊职位。

〖明英宗〗

    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天子。第一次 ,年仅九岁 ,继位称帝 ,年号正统。国是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把持 ,贤臣“三杨”主政。随之 ,张氏驾崩 ,三杨去位 ,宠任太监王振 ,导致阉人专权。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及八年的软禁后 ,英宗在天顺年间开始任用了李贤、王翱等贤臣 ,又先后平定了石曹之乱 ,显现了英主的风范。

〖土木之变〗

    亦称土木堡之变 ,指爆发于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惨败事变。土木之变致使明朝天子明英宗被瓦剌也先俘获;无数文官武将战死;工业损失不计其数;明成祖朱棣留下的五十万雄师全军淹没 ,最为精锐的三大营步队亦随之毁于一旦 ,京城的门户亦已洞开 ,强盛的大明朝由盛转衰。

明代宗

    土木堡之变爆发 ,明英宗被瓦剌俘虏。为免主少国疑 ,于谦等大臣劝服孙太后 ,立朱祁钰为天子。在位七年间 ,知人善任 ,启用于谦等正直之人 ,使得江山社稷转危为安 ,可谓英明之主 ,可是在天性之间未能尽善尽美 ,因而使得奸臣乘机作乱。明英宗复位后将其软禁于西苑 ,不久后去世 ,朱祁钰是明朝迁都北京之后 ,唯一一个没有被葬于明十三陵的天子。

北京守卫战

    明正统十四年中国明朝在兵部尚书于谦领导下 ,将蒙古瓦剌首领也先所率攻打北京的雄师击退的战争 ,取得了北京守卫战的胜利。不但增强了京师步队的战斗力 ,使瓦剌军不敢窥视京师;并且还增进了边防建设 ,收复了许多要塞和重镇 ,使明王朝的统治获得了进一步的增强 ,明王朝转危为安。

夺门之变

    又称南宫复辟 ,明朝代宗朱祁钰景泰时期 ,明代将领石亨、政客徐有贞、太监曹祥瑞景泰八年拥戴被朱祁钰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政变。朱祁镇复位 ,朱祁钰竟以暴 ,甚至朱祁镇也在有意无意间 ,任令迎复诸辈冒功滥赏 ,纵�抨击。《明史》评论说:明代皇位之争 ,而甚无意义者 ,夺门是也。

西厂

    西厂是明朝特有的官厅名称 ,全称“西缉事厂”。明宪宗时为增强特务统治 ,于成化十三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 ,与东厂及锦衣卫合称厂卫 ,其权力凌驾东厂 ,运动规模自京师广泛各地。西厂直接听命于天子 ,不受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的节制。西厂作为一个夭殇的特务机构 ,前后只有两任提督 ,划分是汪直和刘瑾。

五寺

    五寺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寺和鸿胪寺。大理寺其职权与今日之最高法院相似。大理寺的首长称为大理寺卿 ,九卿之一。其余四寺卿职权较低。太常寺卖力祭祀礼乐 ,隶属于礼部;太仆寺治理马匹 ,隶属于兵部;光禄寺卖力寿宴、进贡等 ,隶属于礼部;鸿胪寺卖力朝会、来宾、休咎仪礼。

于谦

    字廷益 ,号节庵 ,汉族 ,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于谦重名节 ,轻名利;重成仁 ,轻杀身;重社稷 ,轻君王。敢于为民请命 ,严惩作奸犯科权贵;主张兵贵在精 ,将贵谋勇 ,用兵贵在临机应变 ,提倡“将士相习”。《明史》赞美其“忠心义烈 ,与日月争光”。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传奉官

    传奉官不经吏部 ,不经选拔、廷推和部议等选官历程 ,由天子直接任命。这一举措对制度的破坏 ,带来了三个结果:第一 ,今后 ,天子视官爵为私物。第二 ,大部分人是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获得官职的。第三 ,掌握宫中大权的嫔妃及太监就可以借天子之名 ,大行私利 ,卖官鬻爵。

王守仁

    又名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 ,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 ,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其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 ,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王守仁继续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 ,提倡“致良知” ,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强调“知行合一” ,知中有行 ,行中有知。

前七子

    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七子皆为进士 ,多使气节 ,对糜烂的朝政和庸弱的士气不满 ,强烈阻挡其时流行的台阁体诗文和八股习气。其文学主张被后人概括为大力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旨在为诗文创作指明一条新路子 ,以拯救萎靡不振的诗风。

江南四大才子

    江南四大才子又称“吴门四才子” ,是指明代时生活在江苏苏州的四位才华横溢且性情洒脱的文化人。一般认为是指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唐寅〗

    字伯虎 ,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 ,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人物画师承唐代古板 ,色彩艳丽清雅 ,体态优美 ,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 ,笔简意赅 ,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 ,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 ,取法赵孟頫。诗文以才情取胜 ,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

〖文征明〗

    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号“衡山居士” ,世称“文衡山”。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 ,诗、文、书、画无一不精 ,人称是“四绝”的全才 ,诗宗白居易、苏轼 ,文受业于吴宽 ,学书于李应祯 ,学画于沈周 ,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

〖李时珍〗

    李时珍 ,字东璧 ,晚年自号濒湖山人 ,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人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 ,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本草纲目〗

       李时珍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 ,附药图 1000 余幅 ,剖析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规则、产地、形态、收罗、炮制、方剂配伍等 ,并载附方 10000 余。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 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绩之大成。

    祝好朋友山川灵妙能生慧 ,花木逼真乐奉人!